技術領域
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、礦山、煤炭、電力領域使用的驅動執行機構,尤其涉及電液推杆的結構。
背景技術
電液推杆是一種機電液一體化的新型電液機構,它以液壓缸爲主體,油泵、電動機、油箱、濾油器、液壓控制閥組合的總成,因其結構緊湊、操作方便而得到廣泛應用。電液推杆的缸筒外需焊接儲油筒,因缸筒的壁厚較薄(工作壓力低,所以缸筒的壁厚薄),焊接後缸筒的連接螺紋處發生的變形比較大,原導向套的旋合螺紋及密封定位部分爲一體式結構,導向套的定位部分與缸筒的内徑的配合間隙非常小(因有壓力,需要密封),隻要焊接變形量大于配合的公差間隙,螺紋在旋合的過程中就會卡死,一旦卡死,缸筒就會報廢,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費,而且延誤了交貨日期。
發明内容
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爲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,提供一種安裝方便的防螺紋卡死電液推杆。
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:防螺紋卡死電液推杆,主要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、聯軸器、油泵、集成塊、油缸,在油缸外設置儲油筒,電機設置在儲油筒外,聯軸器、油泵、集成塊設置在儲油筒内,油缸主要包括缸筒、油缸底座、活塞、活塞杆、叉頭,缸筒的一端伸出儲油筒,并且儲油筒的一端與缸筒焊接,油缸底座連接在缸筒設置在儲油筒内的一端,活塞設置在缸筒内,活塞杆的一端與活塞連接,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缸筒後與所述叉頭連接,所述缸筒伸出儲油筒的一端與活塞杆之間配合設置導向套,導向套的外端設置壓蓋安裝槽,壓蓋安裝槽内設置壓蓋,壓蓋與缸筒螺紋連接,缸筒外側的焊接位置與缸筒内側的螺紋位置錯開布置。
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1.将油缸的缸筒焊縫與旋合的螺紋間距盡可能的增大,以減小旋合的螺紋及定位部分的焊接變形;2.導向套采用分體式的結構,将導向套分爲導向套及壓蓋兩個零件,導向套上安裝所需的所有密封件,将導向套直接壓力缸筒内,然後旋合壓蓋将導向套拼緊,因爲壓蓋上沒有密封件及與缸筒定位的部分,旋合螺紋之間的間隙遠大于缸筒焊接變形量,所以壓蓋旋合比較輕松,不會發生螺紋卡死現象。
爲了保證密封效果,所述活塞杆與導向套之間設置軸用圈。
爲了防止灰塵進入缸筒内,所述活塞杆與導向套之間設置防塵圈,防塵圈設置在軸用圈的外側。
附圖說明
圖1爲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。
具體實施方式
如圖1所示,爲防螺紋卡死電液推杆,主要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1、聯軸器2、油泵3、集成塊4、油缸5,在油缸5外設置儲油筒6,電機1設置在儲油筒6外,聯軸器2、油泵3、集成塊4設置在儲油筒6内。油缸5主要包括缸筒5-1、油缸底座5-2、活塞5-3、活塞杆5-4、導向套5-5、叉頭5-8,缸筒5-1的一端伸出儲油筒6,并且儲油筒6的一端與缸筒5_1焊接,油缸底座5-2連接在缸筒5-1設置在儲油筒6内的一端,導向套5-5配合設置在缸筒5-1伸出儲油筒6的一端内,導向套5-5的外端設置壓蓋安裝槽5-6,壓蓋安裝槽5-6内設置壓蓋5-7,壓蓋5-7與缸筒5-1螺紋連接,缸筒5-1内側的螺紋位置與缸筒5_1外側的焊接位置錯開布置。活塞5-3設置在缸筒5-1内,活塞杆5-4的一端與活塞5-3連接,活塞杆5-4的另一端伸出導向套5-5後與叉頭5-8連接。活塞杆5-4與導向套5_5之間設置軸用圈5-9和防塵圈5-10,防塵圈5-10設置在軸用圈5-9的外側。